家风正廉,清韵齐家
旅游外语系 孟玮
从五千年的文明深处传承下来一种文化,带着历史的芬芳;沐浴着旖旎的春风,自血脉之初浩荡飘拂,延绵至今。它是儒家文化中的“诗礼传家”、“修身、齐家,平天下”,它是老百姓心中的“思厚传家永,诗书继世长”,它是历经时光洗礼的智慧,是耳熟能详,代代相传的治家格言,它就是--“家风”。
在浩若烟海的历史中,注重家风是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颜氏家训》、《诫子书》、《勉谕儿辈》、《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孔融让梨”,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风的美德。“非淡澹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洒”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广为尊崇。
家风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家长的言传身教,是长辈的一声叮咛、一句嘱托,是一直植根于我们心灵深处,从未割裂的精神传承。我们孟氏家族更是儒教的集大成者。从小家族长辈就教育我们做事先做人,要知深浅,知是非,知廉耻,知轻重,要吃苦耐劳。
一、互敬互爱,和谐维家
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在我幼年时候,外祖母中风长年卧病在床,作为儿子、女儿的妈妈阿姨舅舅,他们轮流对外祖母照顾有加,从不嫌弃老人,平时工作再忙,回家第一时间安抚外祖母,热水洗澡、按摩、擦身、翻身、更衣、喂饭……体贴入微,悉心照顾。陪外祖母聊天解闷,在感情上更是给予无微不至的体贴和照顾。在祖父祖母病重时,身为长子长媳的大伯父大伯母更是一身在家照顾祖父祖母,都是做医生工作的父亲带祖父祖母积极治疗,并从心理上给予安慰,使祖父心里上感觉不到疾病的痛苦,虽然身患重疾依然活到91岁高龄。祖母作为中国最后一批裹脚妇女,在众多子女的悉心照料下,于96岁寿终正寝。我们作为孙辈,看着长辈们是如何尽孝,耳濡目染牢记于心。
在他们的教育下,我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出国留学完成学业,在那个出国热的年代,仍毅然决然的选择回国工作。在这个家庭里虽然各自的性格、文化、志趣有所差异,但是家庭中很少出现矛盾冲突,大家能互相体谅,宽容谦让,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关爱的文明家风。
二、爱岗敬业,共同进步
在工作中勇于吃苦,乐于奉献,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待每一项工作都严肃认真、精益求精。作为一名老师,从教以来,爱岗敬业、关心爱护学生,深受学生爱戴,是家长心目中可以信赖的好老师。传道受业的同时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1.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贯彻党中央推进改革高职高专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高职院校以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往往容易忽视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文化素质的培养。因此,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2.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在未来的就业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面临更加多样化、职业化的挑战,一线岗位中,高职院校的学生也将占据较大比重,因此,加强对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基础作用。
3.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内经济社会转轨转型,深刻变革,现代传播技术迅猛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社会思想观念日益活跃。从好处来看,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但是相对而言,他们知识基础薄弱,自控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倾向和道德行为,对学生健康成长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4.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正视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和挑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断加强,取得了显著成效,对于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文化自觉自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还明显不足,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待完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合力有待加强等,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三、邻里和睦,热心助人
真心待人是我们家庭的处事态度,一家人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邻居们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的时候,都热心帮助。家庭成员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从不参加赌博和封建迷信活动,致力于环境保护,积极参加各项集体劳动和文娱活动,养成了文明健康的好习惯。
四、爱国守法,廉洁奉公
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日常生活中,他们都能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公共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主动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在工作中,坚持廉洁奉公的原则,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家风是寄托传统,盛放亲情的陈年家私,也是文化源流的朴实沉淀,社会价值的坚定担当,更是我们在这个时代相互激励、共同进步的精神薪火。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正才能民风淳,民风淳才能政风清。让我们携手并肩,以特有的血脉精神激浊扬清,传承好家风,聚集正能量,让我们的明天更美好!